岳阳市社科联主席、研究员
胡中习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规划和建设发展,不仅是一个湖南战略问题,更应当登高望远,站在全国和全局发展的高度,有强刚的“国家战略”意识,放在“国家战略”的宽广视野下去思考、统筹规划,科学谋划,积极推进,尽快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正在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强势板块,并以鲜明的生态经济优势和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密集的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独特区位以及多元文化的“软实力”,直接参与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的合作开发,为推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开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代、或者从将来的发展看,洞庭湖是中国大型生态淡水湖泊,洞庭湖区在中国生态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版图上都具有醒目位置,成为旗帜性夺目的闪光亮点。洞庭湖区物华天宝,拥有诸多“国家战略”元素,笔者认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发展,不仅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更应当从以下方面着力,树立“国家战略”视野:
一、要有“国家生态湿地战略”视野
随着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生态湿地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国家战略”。应当看到,洞庭湖生态湿地特色鲜明,良好的生态湿地环境已经形成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竞争能力。现代生态经济学认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水流机制,是“环境流”领域的最终目标,所谓“环境流”,是指满足河流—湖泊—河口河岸地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符合一定水质、水量和时空分布要求的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河流水流机制。
湖泊是人类发展所必须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它是流域水循环系统的主要成分,具有供给、调节、美学以及支撑维系水生态多样性等服务功能,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地区,而长江中下游是国际上公认的生态敏感区,它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安全和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洞庭湖为典型代表的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是中国极为重要的淡水湖群,它与长江及其支流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典型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为流域经济社会乃至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特别是经过多年有效地综合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无公害农业、绿色经济蓬勃兴起,湖区森林绿化面积大幅度提高,生态质量得到提升,成为全国少有的生态盈余地区之一。相对于那些生态赤字地区而言,其生态优势十分明显。1992年7月,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首批代表中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6大自然保护区之一。由于洞庭湖“吞吐长江”,经过洞庭湖健康肺部的呼吸,净化江水的功能日益明显,被誉为“长江中游一颗生态明珠”、“拯救涉危动物希望地”、“人类文明湿地”,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确定为“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示范区。近十年来,洞庭湖湿地与湿地国际组织、国际水禽总局、国际鹤类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芬兰、日本等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湿地项目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效与经验。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发展,首要的一条,就是应当充分认识其生态湿地优势,从国家生态湿地战略的高度出发,合理布局生态产业经济,培育多样化生物群、生物圈,尽快建立起与“两型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生态价值评估、投资、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洞庭湖区生态湿地功能,打造生态湿地品牌,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富有生机活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实现科学发展的现代化示范区,成为中国生态小康、生态现代化和“两型社会”建设中一颗闪光的明珠。
二、要有“国家现代化农业战略”视野
洞庭湖区即洞庭湖水域及环绕在其周边的陆地面积,包括洞庭湖水域的河湖港汊、河湖冲积及淤积洲土平原和环湖周边岗地、丘陵等陆地构成的面积。由于历史演变,当代洞庭湖区主要概指湖南境内的岳阳、常德、益阳和长沙市部分及湖北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地域。由于洞庭湖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历史上早有“湖广熟、天下足”、“渔米之乡”的美称,是中国早期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已将洞庭湖区列为全国9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并提出要把该地区建设成全国淡水水产品基地,据相关资料介绍,包括洞庭湖区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级的“鱼米之乡”,中国50多种最有经济价值鱼类中的30多种生活于此,形成了重要的湖泊渔业基地,为中国人民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蛋白质来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洞庭湖区特色农业逐步形成,粮食、棉花、油料、水产、生猪、家禽、蔬菜、饲料等形成了规模化商品基地生产,农产品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居有较大影响。
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大力提高农业水利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能力,提升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发展,应当站在现代农业的前沿,用“国家现代化农业战略”视野,推进洞庭湖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洞庭湖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点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要有“国家文化旅游战略”视野
洞庭湖不仅有独特的生态湿地、发达的现代农业,而且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湖光山色、自然景观艳丽迷人,而且湘楚文化底蕴深厚、令人陶醉。湖南商学院教授、博导柳思维先生在《加快建设洞庭湖区域旅游产业 的思考》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洞庭湖区极具开发价值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近现代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洞庭湖区域英才辈出,革命先驱的故居及活动纪念地很多。如汨罗市开国元勋任弼时故居及纪念馆、平江县平江起义纪念馆、南县红军名将段德昌将军的陵园、临澧县革命元老林伯渠的故居及纪念馆、桃园县辛亥革命领袖宋教仁的故居及纪念馆、澧县辛亥革命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纪念馆、汉寿县革命大姐帅孟奇故居及纪念馆,还有长沙县板仓杨开慧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望城县革命英烈郭亮纪念馆及雷锋镇雷锋纪念馆等。
洞庭湖区域是中华民族祖先早期活动的区域,自古至今,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澧县城头山古城文化遗址是中国发现做早的6000年前古城遗址,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津市古城有烈女孟姜女祠及“大同寺”、“乐云寺”等佛教古迹,湘阴县的宋代岳州窑遗址,望城的铜官镇唐窑遗址等。洞庭湖区还拥有岳阳楼、君山岛、屈子祠、桃花源等著名旅游景点,历代文人曾游历江湖,留下许多著名诗文佳话,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在汨罗玉笥山、汨罗江留下活动足迹,因此汨罗江被称为“蓝墨水的上游”。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更是在游历洞庭湖时写下许多著名诗章,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被被贬到常德作太守八年之久。白居易、孟浩然、欧阳修、陆游等著名诗人、文学家都在洞庭湖区域吟诗作赋,《岳阳楼记》作者,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儿童时代曾在安乡县兴元观读书。近现代以来,洞庭湖区域政治文化名人辈出,如湘阴县近代中心名臣左宗棠、首任驻英公使郭松焘、著名作家康濯、临澧县著名作家丁玲、益阳市清代中心名臣胡林翼及著名作家周谷城、周立波等,这些名人故居或存,有的还新修了纪念馆,均可作文化旅游资源予以开发。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对于洞庭湖的认识早已突破超越了单纯生态湖泊的概念,洞庭湖区文化旅游和生态经济都将打开无限创意空间。
纵观全球旅游市场,原有市场份额较大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增长率有所下降,而文化旅游却出现强劲发展势头。按照世界旅游组织以及欧洲旅游休闲教育协会给出的定义,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依据人们在文化旅游活动中认识的不同客体,可将文化旅游产品分为历史文化类、民族风情类、民间文化类和现代文化类等。文化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休闲游憩活动达到高层次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气候宜人,风光秀美的洞庭湖区自然景观环境中体验中国特有的江湖文化和湘楚文化,增长知识,获得精神愉悦,这已成为当代旅游市场一种新追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发展,应当顺应这种需求规划,树立“国家文化旅游战略”视野,科学编制好洞庭湖区文化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抓好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持岳阳市以岳阳楼、君山岛5A景区为龙头整合跨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创建国家级洞庭湖旅游度假区的活动,努力使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新型主导产业。
四、要有“国家内河航远战略”视野
“洞庭天下水”,其河流水路通江达海,自古即是商贾云集,内河航远繁荣之地。2010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长江等内河水运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化科学管理,切实提升内河水运的质量和效益,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2012年2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聚首武汉,共同签定推进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着力构建“东接长三角、南承珠三角”、西启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北纳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在内的中部综合交通体系,以长江为主通道,以洞庭湖、鄱阳湖等内河为网络,打造中部内河航远物流体系。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发展应当树立“国家内河航远战略”视野,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内河水运机遇,把内河水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要充分认识洞庭湖内河水运,是综合交通体系中最具节能环保特色的低碳运输方式。目前,洞庭湖区内河港口、码头众多,运输物流日益增大,但河道体系、港口布局、运输船队等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尚需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投入。要在积极推进洞庭湖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内河水运物流业的发展,搞好重点河段的港口、码头和航道、物流设施建设,把内河航运物流业与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化、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洞庭湖区建设成全国繁荣的内河港口城市群和新兴产业经济圈,努力打造“水活三湘”、“航运洞庭”、“通江达海”的新特色。
五、要有“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视野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一个富有深刻内涵的新概念,既有新的组织形态社会内涵,又有发展中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功能内涵。搞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涉及面广、要求很高、意义重大,应当树立“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视野,用创新的思维作规划,用创新促发展。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和发展,正处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起点,处在“科学发展”新阶段,只有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战略,才能不守旧、不僵化、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才能登高望远、胸怀全局、视野开阔,思路开放,开拓进取。要真正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发展放在全国转型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大局中进行研究,放在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新格局中进行研究,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战略思路,创新战略举措,创新结构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体系,用创新的视野和战略规划调整好洞庭湖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培育其核心竞争力和完善的区域功能,解决好“发展活力不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发展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尽快建立起适应未来、科学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和运行机制,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全国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创新示范区。
2016年3月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岳阳王家畈路102号办公楼二楼 电话:0730-8955406 邮箱:hndthsd@163.com